2012-11-17 22:17:59
来自:admin
写作文错字连篇,词汇贫乏,用语不规范……中小学生对于自己每天都在写、在用的汉字如今变得既熟悉又陌生,由此而引发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淡漠,则让不少教师感到忧心。语文课,能不能多加一点传统文化的内容?能不能让孩子在增加识字量的同时,更多地了解汉字背后的那些充满魅力的语言故事?
学生汉字文化知之甚少
市北中学语文教师韩立春在批改学生作文时,常常被“潜伏”其中的错别字弄得哭笑不得。虽然高考(微博)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规定,一个错别字扣一分,最多可扣三分,但要纠正学生并非易事,据一些高考阅卷老师透露,每年都有优秀作文因错别字而痛失满分。
小学里的“白字先生”也不少。青浦区华新小学语文教师高跃永发现,不少五年级学生“己”与“已”、“即”与“既”等常用字不能区别。而一项针对三至五年级学生的“汉字文化知多少”调查,更让他大跌眼镜。
关于“我国最早的一本字典”,选择正确答案“《说文解字》”的学生只有24%,近一半学生选的是“《论语》”,这让高老师很是不解,因为三至五年级学生已在语文课本学习中接触过《论语》,应有所了解。高跃永的分析是,老师们在教授名言时缺乏知识拓展的意识。
外来文化吸引力更强?
相比之下,同学们似乎对外来的文化更加精通。
周书畅是市北中学高三(8)班的学生,喜欢中国古典文学的她在学校里显得有些“另类”,身边的同学课余时间会追着看美剧、日剧,时不时地还会蹦出一两句剧中的经典台词。“同学们对外来文化特别容易接受,很多人知道罗密欧和朱丽叶,却不知道张君瑞与崔莺莺。”
高跃永发现,学生汉字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贫乏,一方面是当下学生学业负担较重,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,很少有人还会有兴趣再找相关内容做课外探究,即便有时间,学生的阅读面也较窄,主要集中在漫画书和教辅书。而他们选择的漫画书,很多都是舶来品。
另一方面,目前的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,而教材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量非常少,四五年级的单元综合学习出现过对联、谐音等相关内容,但大部分老师只是对一下答案,几句话带过,有的甚至忽略跳过。
事实上,一旦有了正确的引导,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仍非常之大。
高一时,周书畅参加学校的溯光文学社,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建了“汉字研究小组”,对平日里熟悉而陌生的汉字从字的音、形、基本含义、衍生含义、字体演变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和研究。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,汉字的魅力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大家。
他们的研究热情带动了周边的同学。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,学校专门拨出时间让他们上台“说文解字”,如今这一活动已坚持两年多,解读了六十多个汉字。
趣味教学引导学生“认识”汉字
学生们对传统语言文学的热情,也在问卷调查中得以印证。“你对汉字的历史和汉字背后的文化知识感兴趣吗?”调查中,90%的学生选择“感兴趣”。如何能保护并开发好孩子们的“兴趣”呢?高跃永觉得,语文老师应当承担起这一责任。
他尝试在学生中开拓展课《趣味汉字》,通过欣赏篆书、了解姓名、对对联、猜字谜等活动来引发学生对汉字、对传统文化的兴趣。“汉字繁难的笔画、复杂的结构给小学生识字带来了困难,但这一特点却为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素材。”高跃永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字谜,如“一只羊儿没尾巴,四个蹄子跑不快(谜底:羔)”,“小头爸爸,大头儿子(谜底:尖)”等,这些谜语尽管还不够精致、规范,但童趣盎然,更重要的是,学生开始重视汉字的书写笔画,错别字明显少了。
市北中学的韩立春老师也非常赞同借助语文教学,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。他说:“目前的语文课堂,老师的讲解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对语句是否通顺、有没有错别字强调不多,学生自然对文字的推敲也就不太重视。”
语文课堂,需要更加开阔和丰富,需要尽可能地告别功利与应试,这就需要老师们自己先对语文、对汉字、与传统文化有兴趣。(王柏玲)
(文汇报 王柏玲)